一場跨越產業與學術的捐贈儀式,在珠海悄然譜寫智能制造人才培養的新篇章。靈科伺服超聲波焊接機,不僅是技術突破的象征,更成為連接企業與高校的紐帶。
2025年9月1日下午,在暨南大學珠海校區
實驗樓 會議室,珠海靈科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靈科超聲波”)向暨南大學包裝工程學院正式捐贈了總價值19.6萬元的伺服超聲波焊接機及徑向焊接機
。
這已是靈科超聲波第二次向高校捐贈設備。早在2021年5月,該公司就曾向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捐贈價值12
萬元的超聲波焊接設備,并提供系統的技術培訓。
儀式于下午四點準時開始。包裝工程學院副院長馬達首先介紹了與會嘉賓,包括:香洲區委常委吳浩濤;珠海市香洲區科技和投資促進中心主任王文;珠海靈科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森城、行政總監江靜;珠海校區管委會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盧健民;珠海校區管委會副主任裴廷睿、劉曉翔;珠海校區科研管理與社會服務辦公室主任李琴;包裝工程學院書記熊媛媛;包裝工程學院院長、力學與建筑工程學院副院長黃世清以及師生代表。
王文書記在發言中指出,此次捐贈是香洲區政府積極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校企協同發展的又一重要成果。他對王森城總經理及靈科超聲波主動擔當社會責任、慷慨支持高校育人的舉措表示高度贊賞,并強調,靈科超聲波作為本土培育的全球領軍企業,其成長歷程是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生動縮影。
王文書記特別提到,暨南大學作為香洲區唯一的“211”高校,是區域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他希望校方進一步發揮科研與人才優勢,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企業創新和產業升級提供更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共同助力香洲乃至大灣區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
王森城總經理在發言中回顧了靈科超聲波的技術發展之路。企業的力量源于技術,技術的未來系于教育。靈科超聲波取得的“超聲波
伺服焊接技術全球開創者
”的行業地位,取得“品質穩定全球第一
”的市場認證,源自于 對技術創新的長期堅守和對工匠精神的執著追求。通過自主研發的智能算法,靈科伺服超聲波焊接機實現了對焊接能量、壓力、時間的毫秒級精準控制,很好的解決了傳統氣動設備能量輸出波動大的行業難題。
王森城強調:“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捐贈,讓學生提前接觸行業前沿技術,彌合產學研之間的鴻溝。這既是企業社會責任的踐行,更是對中國智造人才梯隊的長期投資。”
包裝工程學院院長黃世清對靈科超聲波、香洲區科技和投資促進中心以及珠海校區管委會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這批設備將直接應用于學生的課堂實踐,通過超聲波焊接工藝的教學,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工業制造流程。
黃院長同時提出,當前全國規上包裝企業超過15000家,年營業收入達2萬億元,但行業人才缺口仍然顯著。面對高校儀器設備“高端用不上、低端已淘汰”的困境,加強校企合作, 不僅在校學生受益,還可面向企業開展人才培訓,最終實現成果反饋與共享,將行業發展紅利回饋學校教育,為學生樹立更清晰的發展目標。
在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王森城總經理向黃世清院長鄭重遞交捐贈證書,盧健民書記向江靜總監回贈了捐贈紀念證書。這場簡樸而莊重的儀式,既體現了企業對教育事業的拳拳支持,也彰顯了高校扎根區域發展、服務產業需求的辦學理念。此次捐贈的設備也為未來雙方進一步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礎。
隨后,與會嘉賓依次參觀了暨南大學珠??萍紙@和包裝工程學院實驗室。雙方就超聲波焊接技術在食品包裝領域的創新應用進行了深入交流。學院實驗員介紹了現有設備和研究方向,靈科技術人員則分享了行業最新技術進展和應用案例,為后續合作指明了具體方向。
作為民族品牌,靈科超聲波不僅是超聲波伺服焊接技術全球開創者,打破了歐美企業的長期壟斷,還參與了5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擁有169項專利及軟件著作權。此次捐贈既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也是對中國制造業未來發展的深度投資。
在“新質生產力”加速培育的背景下,靈科超聲波
與暨南大學的合作,為中國智能制造領域提供了產學研融合的新范本。隨著實驗室的落地與技術攻關的深入,這場 “以焊為媒”的合作,必將為中國高端制造人才培養譜寫新的篇章。